新闻资讯
全球最大市场,是时候出现好的国产存储了!
来源:电子发烧友网 | 作者:黄山明 | 发布时间: 925天前 | 12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,半导体产业连濒临供应链断裂与缺货的问题,需求持续增加,这同样影响到了存储市场。存储器是半导体行业的支柱型产业,约占整个半导体行业市值的27%,同时由于疫情控制较早,中国市场对于存储器需求非常强劲,如eMMC增长速度更是超过市场平均水平,全年出货量超过160亿左右,约占全球38%左右。


从0到1%的突破


据公开数据统计,今年全球存储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金,其中NAND Flash大约在650亿美元左右,而DRAM大概在911亿美元。从现货指数来看,今年前8个月整个NAND Flash和DRAM的综合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12.4%和18.4%。

未来随着智能手机、PC、数据中心等对存储器需求不断增长,从2020年到2025年全球NAND Flash容量将维持在30%左右高增长,DRAM容量将以20%左右的增长率成长。

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,在NAND Flash与DRAM生产环节中,以韩国、美国、日本作为第一梯队,而中国台湾作为第二梯队,中国大陆则是新进选手。

由于起步较晚,因此中国大陆的存储器发展并不均衡,更注重在封测、模组以及国外品牌的代理销售上。但是作为全球重要的存储消费大国,在消费类存储市场中国产品牌占有率却不到20%。

甚至在2016年以前,中国在存储行业上几乎没有多少自主生产的能力,绝大部门依赖于进口。由于起步晚,技术积累不足,许多领域的厂商对于国产存储品牌也不太信任,导致中国大陆的品牌厂商生存空间异常狭窄,为了扩大市场份额,只能用低成本来进行价格竞争,没有更多的资源投向技术领域,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。这一问题也并非是存储器市场,几乎是国内半导体领域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。

尤其是在DRAM市场,尽管该市场空间巨大,但竞争异常激烈,同时资本投资大、技术门槛较高、规模效应更为明显,也加剧了该行业强愈强的马太效应。2019年,DRAM市场中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、美光三家公司市占率便超过了95%。

过于集中的市场也让中国企业对DRAM芯片一家能力较低,通俗来说,这也是为何国内内存价格不断上涨,消费者想要以合适的价格买一根内存条都难以做到。

好在随着2016年长江存储、合肥长鑫等企业的建立,也弥补了大陆在NAND Flash与DRAM市场核心供应环节的空白。并且,目前国产存储介质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,比如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、合肥长鑫DDR4/LPDDR4X等产品都已经步入了量产阶段。

在2020年第三季度,长江存储在NAND Flash市场份额中超过了1%,实现了中国大陆存储厂商的实质性突破。

抓住机遇还需产品过硬


从过去的大部分依赖于进口,到如今存储器国产化率实现1%的突破,尽管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,但国产存储的崛起,有偶然,也有必然。

据业内人士透露,在过去10年,中国市场对于存储的需求增长是非常迅速的,因此可以发现包括闪存在内的存储行业的产业中心正在发生转移。而这个转移的轨迹很明显,存储器产业中心从美国转向了日本、韩国,再从日韩转向了中国台湾地区,不仅是存储器,包括其他产业也能看到这样一种趋势。

另一方面,存储器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,比如在10年前,闪存技术甚至还没有3D堆叠的技术,大多都是2D,如1znm、1xnm等。再比如去年诞生的第一代PCIe 4.0技术产品,最高传输速度不超过5000MB/s,而到了如今PCIe 4.0逐渐进化到了2.0阶段,最高传输性能达到了7000MB/s。有了新的技术,就意味着有了新的机会,这也会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个赛道当中。

同时,国内的产业环境也在鼓励半导体快速发展,尤其如今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,很多数据都需要存储的地方。这对于存储器的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而言,都是非常具有想象空间的,这也是为何许多人愿意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原因。

有业内的某公司高管曾说过,如果走一条路,发现人很多,那可能说明路走对了,如果这条路上的人很少,那可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不对。

不过在过去,国内的存储产品总是低价的代名词,许多厂商为了能够尽快抢占到市场份额,不断压缩自己的成本。但是到了如今,随着数据越来越多的趋势,用户也更加青睐于大容量,品质好的商品,这也开始倒逼厂商做出质量更好、更具竞争力的方案。

某存储芯片厂商高管表示,目前国内厂商想要做出自己的成绩,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产品优先,不管是产品性能或是推出产品的节奏,都要保持一定的优势,尤其在如今国产化浪潮的带动下,许多企业愿意给国内的厂商一个机会,如果产品确实不错,那就抓住了这个机会。

另外,作为一家本土公司,可以更好的为客户做好服务,而服务也是东亚文化中的强项,大家文化同源,更容易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。过去许多企业都是不管客户的软件或量产情况,但如今,可以通过交钥匙的方式,将这些都作为附加服务打包向用户推送。

赶上时代的国产厂商


虽然存储器行业集中度非常高,比如在DRAM市场便几乎被前三家企业所垄断,但是国内企业由于起步较晚,反而更多需要精诚协作,尤其是在国内长江存储、合肥长鑫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存储厂商出现后,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与国内厂商进行合作。

比如某存储控制器厂商,会在长江存储制作下一代闪存颗粒的定义阶段时就会主动参与讨论,制定下一代产品定义的规格,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需求。同时,可能也会在产品推出前的早期阶段参与到工程样品的测试当中,帮助企业做一些验证并反馈问题。

并且该公司与国内头部存储原厂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会要求厂商保证足量的产品供应,因此不管原厂多么紧张,都会保证协议中的供应量。同时该企业的主控芯片也是自主生产的,因此在今年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优势。

比如SSD产品短缺,很大原因是缺少主控芯片,而该公司的主控芯片都是自己生产,因此整个消耗量可控,可以保证对外足量供应。并且主控芯片通常都会提前12个月下单,来保证稳定的供应。

另一家国内存储芯片设计公司高管也表示,非常高兴看到国内存储原厂的出现,目前也与所有小型原厂都保持这良好的合作关系。

而支持国内存储原厂也为一些企业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,因为这些国内存储原厂的产品会应用在国内的各个场景当中。显然,这种合作模式是一种双赢。

当然对于目前国内存储厂商的挑战仍然巨大,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。如今处于国产替代的浪潮下,许多厂商也愿意给国内的储存企业一个机会,但如果只是在价格上做取舍,那么当供应链恢复正常后,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堪忧。因此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,通过投入研发来提升产品的质量。

有业内高管表示,当前国内在桌面级存储商国内已经做到了与国际厂商一致的水平,同时在企业级、工业级产品也在快速追赶,从整体趋势来看,未来2-5年中国存储市场一定会有几家本土厂商脱颖而出,届时即便国产替代的红利逐渐消失,国内的存储产品也将占据到一个较好的市场地位。